首頁>教材>講義>鏡頭的觀點
運鏡
攝影機的運鏡(camera work),基本上便是符合人類觀看事物的本能與心理邏輯。日常的眼睛觀察,常基於內心需求,或事物吸引,使眼睛不斷轉換方向及距離。或俯視,或仰首,或移動自己身體,這種轉換,不知不覺中連續進行。而鏡頭也同眼睛一樣,而且還可以將眼睛所看到的,加以記錄下來。
當我們的注意力被某種物體吸引時,我們會不自覺地走近並仔細觀看,或是環視周遭景物,這在運鏡的手法中,走近觀看的運鏡技巧,稱為「dolly」, 而環視周遭的技巧,稱為「pan」 ,運鏡的手法,其實就是眼睛的觀看方式,透過鏡頭,觀者可以看到拍攝者心中的世界,也可以感受到拍攝者所要呈現的意念與觀點。
因此,運鏡的手法與技巧,攸關影片的表達甚鉅,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賣弄技巧,缺少有意義的內涵,畫面再美,也只是華而不實,毫無價值。
運鏡技巧包含了四個方面,1. 鏡頭的觀看方式,2. 鏡位,3. 鏡頭角度,4. 鏡頭運動。
攝影機的運鏡(camera work),基本上便是符合人類觀看事物的本能與心理邏輯。日常的眼睛觀察,常基於內心需求,或事物吸引,使眼睛不斷轉換方向及距離。或俯視,或仰首,或移動自己身體,這種轉換,不知不覺中連續進行。而鏡頭也同眼睛一樣,而且還可以將眼睛所看到的,加以記錄下來。
當我們的注意力被某種物體吸引時,我們會不自覺地走近並仔細觀看,或是環視周遭景物,這在運鏡的手法中,走近觀看的運鏡技巧,稱為「dolly」, 而環視周遭的技巧,稱為「pan」 ,運鏡的手法,其實就是眼睛的觀看方式,透過鏡頭,觀者可以看到拍攝者心中的世界,也可以感受到拍攝者所要呈現的意念與觀點。
因此,運鏡的手法與技巧,攸關影片的表達甚鉅,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賣弄技巧,缺少有意義的內涵,畫面再美,也只是華而不實,毫無價值。
運鏡技巧包含了四個方面,1. 鏡頭的觀看方式,2. 鏡位,3. 鏡頭角度,4. 鏡頭運動。
一、鏡頭的觀看方式
鏡頭的觀看方式有二,1. 主體觀點及客體觀點,2.主體觀點類似以第一人稱方式拍攝,而客體觀點,如同以第二或第三人稱方式拍攝。
1. 主體觀點
鏡頭的觀看方式有二,1. 主體觀點及客體觀點,2.主體觀點類似以第一人稱方式拍攝,而客體觀點,如同以第二或第三人稱方式拍攝。
1. 主體觀點
2. 客體觀點
二、鏡位
指的是取景的畫面內容大小,常用的鏡位有,大遠景(Extreme Long Shot)、遠景(Long Shot)、全景(Full Shot)、中景(Medium Shot)、特寫(Close Up)、大特寫(Big Close Up)等等。依據不同場景有不同定義範圍,如某個導演的中景,可能被另一個導演當成特寫使用。
大遠景/指整個大環境,此時人物小到無關緊要
指的是取景的畫面內容大小,常用的鏡位有,大遠景(Extreme Long Shot)、遠景(Long Shot)、全景(Full Shot)、中景(Medium Shot)、特寫(Close Up)、大特寫(Big Close Up)等等。依據不同場景有不同定義範圍,如某個導演的中景,可能被另一個導演當成特寫使用。
大遠景/指整個大環境,此時人物小到無關緊要
遠景/電影中最複雜最不精確的名詞,約與大戲院舞台差不多,遠景最近可和全景相當
全景/如超過三人可謂全景
中景/人物膝或腰以上,如二人鏡三人鏡
特寫/如人臉特寫
大特寫/如嘴巴或眼睛
其他人物鏡位
另有其他的人物鏡位,如膝蓋景(Knee Shot)、腰景(Waist Shot)、胸景(Bust Shot)、過肩景(Over Shoulder Shot)等等。
膝蓋景/膝蓋以上取景
另有其他的人物鏡位,如膝蓋景(Knee Shot)、腰景(Waist Shot)、胸景(Bust Shot)、過肩景(Over Shoulder Shot)等等。
膝蓋景/膝蓋以上取景
過肩景/通常兩個人,一背對攝影機,一面對攝影機
鏡位取景時避開兩條線
1.「人體自然切線」:指的是人體左右對稱的兩點連線,如膝蓋、腰際、雙肩、腳踝、嘴角等兩點連線,拍攝人物時,儘量留意避開此線,如拍膝蓋景時,若直接從膝蓋以上取景,容易有截肢的感覺。
2.「180°線」:指的是拍攝對象任意二點間所拉出的一直線,構圖時不可穿越此線,否則會產生方位錯亂的感覺。不過有些導演會違反此規則,以造成如打鬥、混亂場面的不安與焦慮。
180°線/兩人之間所形成的一直線,若跨越此線,左右方位會相反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1.「人體自然切線」:指的是人體左右對稱的兩點連線,如膝蓋、腰際、雙肩、腳踝、嘴角等兩點連線,拍攝人物時,儘量留意避開此線,如拍膝蓋景時,若直接從膝蓋以上取景,容易有截肢的感覺。
2.「180°線」:指的是拍攝對象任意二點間所拉出的一直線,構圖時不可穿越此線,否則會產生方位錯亂的感覺。不過有些導演會違反此規則,以造成如打鬥、混亂場面的不安與焦慮。
180°線/兩人之間所形成的一直線,若跨越此線,左右方位會相反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三、鏡頭角度
1. 鳥瞰鏡頭 (bird s-eye view)
2. 俯角鏡頭 (high angle)
3. 仰角鏡頭 (low angle)
4. 水平鏡頭 (eye-level)
5. 傾斜鏡頭 (oblique angle)
1. 鳥瞰鏡頭:直接從被攝物正上方往下拍,鏡頭下人物往往不易辨認,並顯得無助。
1. 鳥瞰鏡頭 (bird s-eye view)
2. 俯角鏡頭 (high angle)
3. 仰角鏡頭 (low angle)
4. 水平鏡頭 (eye-level)
5. 傾斜鏡頭 (oblique angle)
1. 鳥瞰鏡頭:直接從被攝物正上方往下拍,鏡頭下人物往往不易辨認,並顯得無助。
2. 俯角鏡頭:凸顯環境,被攝物顯得卑微無助。
3. 仰角鏡頭:使環境退為背景,增加主體的重要性,有壓迫感。
4. 水平鏡頭:一般日常生活的感覺。
5. 傾斜鏡頭:水平線多是斜的,人物看起來像要跌倒,令人緊張。
四、鏡頭運動
畫面的運動,除了被攝體的運動外,主要是鏡頭的運動,可使拍攝者主動掌握畫面的運動關係。鏡頭運動,改變了鏡頭與被攝體的空間關係,可以製造出緊張、畏縮、壓迫等心理效果。
如壞人離開鏡頭,觀眾會感覺較安全,若向鏡頭靠近,則是自信的表示,觀眾也會感受到壓力。這些都必須靠導演的細膩觀察與詮釋,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可依循。以下為常用的鏡頭運動:
1. 伸縮鏡頭(zoom in/out)
2. 移動鏡頭(dolly in/out)
3. 橫搖(pan left/right)
4. 直搖(tilt up/down)
5. 推軌(truck left/right)
6. 跟拍(follow)
7. 垂直升降(pedestal up/down)
8. 機械手臂(crane)
9. 弧形運動(arc)
10. 聚焦、失焦(focus on/off)
11. 晃動鏡頭(camera Shake)
畫面的運動,除了被攝體的運動外,主要是鏡頭的運動,可使拍攝者主動掌握畫面的運動關係。鏡頭運動,改變了鏡頭與被攝體的空間關係,可以製造出緊張、畏縮、壓迫等心理效果。
如壞人離開鏡頭,觀眾會感覺較安全,若向鏡頭靠近,則是自信的表示,觀眾也會感受到壓力。這些都必須靠導演的細膩觀察與詮釋,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可依循。以下為常用的鏡頭運動:
1. 伸縮鏡頭(zoom in/out)
2. 移動鏡頭(dolly in/out)
3. 橫搖(pan left/right)
4. 直搖(tilt up/down)
5. 推軌(truck left/right)
6. 跟拍(follow)
7. 垂直升降(pedestal up/down)
8. 機械手臂(crane)
9. 弧形運動(arc)
10. 聚焦、失焦(focus on/off)
11. 晃動鏡頭(camera Shake)
1. 伸縮鏡頭(zoom):攝影機固定,利用焦距的變化,以造成被攝體遠近的效果。
zoom in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zoom in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zoom out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2. 移動鏡頭(dolly):原指有輪子的推車,指移動攝影機以接近或遠離被攝體的效果。
dolly in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dolly in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dolly in/走出寂靜片段
3. 橫搖(pan):應慢而穩定,影像會因左右搖攝而稍有扭曲變形。
pan left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pan left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pan right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4. 直搖(tilt):由上往下、由下往上,例如拍攝101,創造高聳的感覺,但會因上、下拍攝而使影像稍有扭曲變形。
tilt up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tilt up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tilt down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5. 推軌(truck):軌道移動攝影機,使被攝體的焦距一致且平行。
truck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truck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truck left/走出寂靜片段
truck right/走出寂靜片段
6. 跟拍(follow):攝影機跟著被攝體移動。
follow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follow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follow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7. 垂直升降(pedestal):垂直機械軌道升降。
pedestal down/鵬程千萬里拍片現場
pedestal down/鵬程千萬里拍片現場
8. 機械手臂(crane):機械手臂升降鏡頭 ,例如大型演唱會人數過多,攝影機不易移動時便可使用。
crane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crane/末代武士拍片現場
9. 弧形運動(arc):攝影機環繞一個主題移動。
arc/走出寂靜片段
arc/走出寂靜片段
arc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10. 聚焦、失焦(focus on/off)
focus on/off/走出寂靜片段
focus on/off/走出寂靜片段
focus on/off/走出寂靜片段
11. 晃動鏡頭(camera Shake):故意晃動鏡頭,可產生不安或緊張的感覺 。
camera Shake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camera Shake/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片段
鏡頭的綜合運用:pan right + dolly in + tilt down + pan left + dolly in
綜合運用/走出寂靜片段
綜合運用/走出寂靜片段
參考資料
中影網(2007.3.2)。蒙太奇怎樣發展成電影藝術的語言。2007.5.19,取自:中影網/電影技術/專家評論 http://www.chinafilm.com/dyjs/zjlt/20070302/3657.html
林木材(2005.12.10)。從邊緣到主流,紀錄片的冒險之旅。2007.5.18,取自:台灣電影筆記/專題研究/紀錄片院線之路 http://movie.cca.gov.tw/cinema/case_01_01.asp?rowid=325
林木材(2005.8.4)。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-涉入的世界觀。2007.9.14。取自:電影‧人生‧夢-林木材的電影文字與生活日誌,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fansss&article_id=1966946
邱啟明(2007.5.13)。電子攝影上課筆記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96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藝術生活科-音像藝術在職進修學分班。
張世倫 (2005.12.8)。感動、健康、大台灣?——對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反思。2007.5.19,取自:台灣電影筆記/專題研究/紀錄片院線之路 http://movie.cca.gov.tw/cinema/case_01_01.asp?rowid=323
焦雄屏譯(2005)。認識電影。台北:遠流出版。
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DVD:葳勝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發行。
走出寂靜DVD:春暉國際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發行。
末代武士DVD:美商華納家庭娛樂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發行。
鵬程千萬里DVD:齊威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發行。
中影網(2007.3.2)。蒙太奇怎樣發展成電影藝術的語言。2007.5.19,取自:中影網/電影技術/專家評論 http://www.chinafilm.com/dyjs/zjlt/20070302/3657.html
林木材(2005.12.10)。從邊緣到主流,紀錄片的冒險之旅。2007.5.18,取自:台灣電影筆記/專題研究/紀錄片院線之路 http://movie.cca.gov.tw/cinema/case_01_01.asp?rowid=325
林木材(2005.8.4)。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-涉入的世界觀。2007.9.14。取自:電影‧人生‧夢-林木材的電影文字與生活日誌,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fansss&article_id=1966946
邱啟明(2007.5.13)。電子攝影上課筆記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96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藝術生活科-音像藝術在職進修學分班。
張世倫 (2005.12.8)。感動、健康、大台灣?——對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反思。2007.5.19,取自:台灣電影筆記/專題研究/紀錄片院線之路 http://movie.cca.gov.tw/cinema/case_01_01.asp?rowid=323
焦雄屏譯(2005)。認識電影。台北:遠流出版。
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DVD:葳勝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發行。
走出寂靜DVD:春暉國際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發行。
末代武士DVD:美商華納家庭娛樂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發行。
鵬程千萬里DVD:齊威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發行。